推薦序文四篇:
【推薦序一】做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陳怡蓁/趨勢科技文化長
看到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寫給寶貝女兒的十二封信,很是感動。
這是為人父母對子女的殷殷期盼與牽掛。他談大方向的人生觀念而非教養的細節,對所有人均受用。譯者洪蘭女士,也是我們趨勢教育基金會的董事,文筆優美自不待言,她的簡潔文字讓我們更貼近作者身為一個父親的心境。
吉姆‧羅傑斯的諸多看法與我相似。例如他是個投資家,我和先生創立企業,但我們都無意給孩子壓力,要他們繼承事業,反而鼓勵他們做自己,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從而盡情揮灑。
我的大兒子Jonathan喜愛心理學,便曾為我在趨勢科技負責的「登峰造極」(Paramount)專案一展長才。這個專案我們戲稱為「全球大拜拜」,由全球14位最高階經理人巡迴世界各地共33個分公司(現已為40個分公司),與員工面對面溝通並說明公司的願景與行事計劃,凝聚趨勢人的心。我希望規劃幾個遊戲增進員工了解跨國跨部門團隊合作(team work)的重要性。Jonathan設計了一個「蓋紙房子」的遊戲──僅僅提供每一隊報紙、刀片與膠帶,要求需在八分鐘內蓋出一座可容納一個人的紙房子。活動效果出奇地好,員工玩得高興,除了欣賞到各國風情的房子,也體會到團隊分工的效能有多大!
過去,我和先生因為創業成為空中飛人,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對地少,我喜歡趁著全家旅行分享人生體驗,引領孩子具備國際觀,並培養一顆寬廣包容的心。小兒子Victor去年和我們前往菲律賓幫助當地社區重建,向來喜愛流行、新新人類的他深受感動,今年要再度參與「夢想起『菲』」專案,盡一份世界公民的責任。
我很欣喜雖然沒能常伴孩子身邊循循善誘,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本書的十二封信其實是十二個重要的人生觀念,邀請你細細品嚐,除了濃濃的父愛,還有難得的人生見解。
期望每個人盡情探索興趣與潛能,做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推薦序二】培養面對未來挑戰的重要能力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苦口婆心或噓寒問暖或諄諄教誨,聽在孩子的耳朵裡、特別是青春期一代,都成了囉唆和嘮叨!為免熱臉總是貼上冷屁股,關心的話不但達不到效果、還破壞了感情,溝通是一定要的,只是必須找到最正確的方法!雖然高科技為溝通增加許多途徑,例如手機可以對話或發簡訊,電腦上網MSN或SKYPE,但我認為,寫信(電子郵件也算吧)還是最理想的親子溝通方式!
最近看了兩本親子書信的經典之作,一本是龍應台女士的《給親愛的安德烈》;另一本就是這《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龍應台的信、充滿了母親時而澎湃時而溫柔的纖細情感;羅傑斯的則反映了父親們通常有的特色,簡要,直指重點,洞悉未來!
身為成功的投資專家,羅傑斯若是只能提供賺錢的秘訣,就不太能令我為這本書折服。書信中讓我動心的,除了真摯的關愛之外,是他在豐富的人生歷練中孕育出來的智慧,對世界發展趨勢的不凡見解,以及對下一代要因應未來必須培養的能力所做的提醒。
基於過去二十年來、從事關懷青少年相關議題的經驗,富邦文教基金會在今年提出了青少年競爭力的的三大面向:一、豐富的語言力,二、對自我及生命的認知,三、資訊及媒體素養。縱觀羅傑斯給女兒面對未來挑戰的建議,其實也正包括了這三個重要能力的培養!說是英雄所見略同,不如說這是大勢之所趨!
羅傑斯給女兒的信,絕對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
【推薦序三】成功的人格特質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我和洪蘭教授一樣,是不買股票的人。如果我逛書店時,看到此書的書名《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肯定不會引起我的興趣。結果,我讀了它,完全是因為我相信洪教授會翻譯這本書一定有她的道理。果然,我發現這十二封信中所透露的智慧,對所有年輕人都將很有助益。
書中所闡述要認識自己,做自己,不要讓別人影響你,要專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要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學會自己做明智的判斷,不要盲從主流看法、想法等觀念,在傳統華人文化中是比較不被強調的。
尤其在認識自己、做自己方面的探索,正好與當前台灣社會鼓勵競爭、升學至上的思維相互矛盾,更容易造成價值觀的混淆。所以,這個社會上存在著許多讀錯科、選錯行的人。結果出了學校以後,對工作缺乏熱忱,名利的追求成為他們生命的目標。這些人,雖然具有經濟能力,卻無法發揮其潛在的創造力。這樣的生命,不但是個人的損失,也削弱了國家的競爭力。作者更進一步告誡他的女兒,「事先花時間盡可能的蒐集資訊,詳細研讀每個細節」,「投資和生活一樣,細節往往是成功或失敗的關鍵」,「不管它看似多麼的無關緊要,你必須搜尋、驗證每個訊息」。這種行事的態度不但是在投資時要如此,任何人,只要以這種態度專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以我最熟悉的醫療工作為例,當醫師面對病人時,他是否對醫學有高度興趣而且具備這種廣泛思考、追根究柢、不放過任何細節的態度與紀律,正是區分一位卓越或平庸醫師的癥結所在。可是,這種特質卻是目前國內醫界最缺乏的東西。我衷心地希望有志於從事醫學的年輕人也能從閱讀這本書而得到啟示。
【推薦序四】投資人生,Learning to Be Sensible!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又到了驪歌到處飄揚的日子,所有的學校包括大學、中學、小學都緊鑼密鼓的籌辦畢業典禮相關的各項活動,我教書研究所在的陽明大學也不例外,校園內外整理得煥然一新,而校舍、山道、樹林間到處是穿上學士服、碩士服或博士服的學生和他們的家人,喜氣洋洋的拿著數位相機捕捉他們四年、六年、七年、八年,甚或更久的生活記憶,我看著他們燦爛的笑容,分享他們被祝福的眼光,感受到他們青春的活力,心情也因之開朗!在這些日子裡,總覺得自己個人的一生投注教育,因為他們的成長,有了深厚的意義。
陽明大學吳校長來電邀請我在畢業典禮上,為這些即將離開校園,走進社會去就業、創業,以打造自己未來美好生活景象的同學們,說些祝福的話。那時候,我正好讀完吉姆‧羅傑斯這位國際知名的股票投資大師寫給他女兒的十二封信,將他一生創業一路走來碰碰撞撞有輸有贏所疊積的失敗與成功的經驗,以及他對未來世界深入分析之後所看出的市場趨勢,寫了下來,建議他今年三月剛出生,以及五月才滿五歲的兩個寶貝女兒,在今後成長的過程裡,如何充實自己的學養與常識,如何培養生活的態度,以及如何做一位有見識的世界公民!
對這十二封言簡意賅的「金玉良言」,我真是非常認同,所以對吳校長的邀約,一口就答應了,對台灣長大的這些正要畢業的同學們,我確實很想要他們仔細去聽聽羅傑斯如何向他的寶貝女兒喊話,因為他談的不只是要她學會精準投資股市的經驗談,更重要的是教她如何準備「投資人生」的哲學觀點!
羅傑斯的十二句箴言分別是:(1)不要讓別人影響你;(2)專注於你所愛;(3)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4)將世界納入你的眼界;(5)研讀哲學,學會思考;(6)學習歷史;(7)這是中國的世紀,去學中文!(8)真正認識自己;(9)認出改變,擁抱改變;(10)面對未來;(11)反眾道而行;(12)幸運女神只眷顧持續努力的人。這些剛好是十二封信的主題,而貫穿在這十二封愛心信函之間的娓娓細語,就是一再提醒,唯有不停的增長閱歷,才能在深思與反省之間,了解世界的變化;而對變化的不變之道,就是持續的努力去充實自己,建立自我的信心,不要盲目從眾,也不孤芳自賞。做人做事做投資,必須要遵守的一項法則就是:Learning to Be Sensible!
但是要學會做到凡事都sensible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要有豐富又自然的普通常識之外,還要有同理心,能從「對方」的角度看「我」的行為,並且也能從「第三者」的眼光去界定自我行事風格的品味。所以,大哲學家伏爾泰才會說:「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
羅傑斯這十二封信最精采的地方,還是他說話的口吻令人感動,表面上是疼愛關心寶貝女兒的未來,實際上則是苦口婆心的在告誡現今的新生代,成功沒有偶然,唯有持續的讓自己跟上世界的變化,才能培養出隨時都能看到機會,然後見機行事,準確出擊,達成目的。他舉的例子都很貼切,而且一點也不落俗套。如他為了突顯未來中國的崛起,他要女兒學中文,請了一位說華語的保母,並讓女兒選一個她自己喜歡的中文名「樂樂」(Happy);又如他對金磚四國的分析,不但看歷史,也看社會結構和外匯市場,更看交通的建設和管理,然後對未來油價調漲到從來沒能預期的高度時,有否其他替代能源?最後才下了合情合理的結論。我剛好在不久前雙腳踏過這四塊金磚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對羅傑斯的分析與結論,感到非常佩服。
我在陽明大學以及其他好幾所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都一再鼓勵學生們詳讀羅傑斯的十二封信,希望他們能從中領會,做一個現代人所必須有的眼光敏銳度和高尚的人格和品味,使他們的「人生投資」非常的成功!
~陳怡蓁/趨勢科技文化長
看到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寫給寶貝女兒的十二封信,很是感動。
這是為人父母對子女的殷殷期盼與牽掛。他談大方向的人生觀念而非教養的細節,對所有人均受用。譯者洪蘭女士,也是我們趨勢教育基金會的董事,文筆優美自不待言,她的簡潔文字讓我們更貼近作者身為一個父親的心境。
吉姆‧羅傑斯的諸多看法與我相似。例如他是個投資家,我和先生創立企業,但我們都無意給孩子壓力,要他們繼承事業,反而鼓勵他們做自己,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從而盡情揮灑。
我的大兒子Jonathan喜愛心理學,便曾為我在趨勢科技負責的「登峰造極」(Paramount)專案一展長才。這個專案我們戲稱為「全球大拜拜」,由全球14位最高階經理人巡迴世界各地共33個分公司(現已為40個分公司),與員工面對面溝通並說明公司的願景與行事計劃,凝聚趨勢人的心。我希望規劃幾個遊戲增進員工了解跨國跨部門團隊合作(team work)的重要性。Jonathan設計了一個「蓋紙房子」的遊戲──僅僅提供每一隊報紙、刀片與膠帶,要求需在八分鐘內蓋出一座可容納一個人的紙房子。活動效果出奇地好,員工玩得高興,除了欣賞到各國風情的房子,也體會到團隊分工的效能有多大!
過去,我和先生因為創業成為空中飛人,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對地少,我喜歡趁著全家旅行分享人生體驗,引領孩子具備國際觀,並培養一顆寬廣包容的心。小兒子Victor去年和我們前往菲律賓幫助當地社區重建,向來喜愛流行、新新人類的他深受感動,今年要再度參與「夢想起『菲』」專案,盡一份世界公民的責任。
我很欣喜雖然沒能常伴孩子身邊循循善誘,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本書的十二封信其實是十二個重要的人生觀念,邀請你細細品嚐,除了濃濃的父愛,還有難得的人生見解。
期望每個人盡情探索興趣與潛能,做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推薦序二】培養面對未來挑戰的重要能力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苦口婆心或噓寒問暖或諄諄教誨,聽在孩子的耳朵裡、特別是青春期一代,都成了囉唆和嘮叨!為免熱臉總是貼上冷屁股,關心的話不但達不到效果、還破壞了感情,溝通是一定要的,只是必須找到最正確的方法!雖然高科技為溝通增加許多途徑,例如手機可以對話或發簡訊,電腦上網MSN或SKYPE,但我認為,寫信(電子郵件也算吧)還是最理想的親子溝通方式!
最近看了兩本親子書信的經典之作,一本是龍應台女士的《給親愛的安德烈》;另一本就是這《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龍應台的信、充滿了母親時而澎湃時而溫柔的纖細情感;羅傑斯的則反映了父親們通常有的特色,簡要,直指重點,洞悉未來!
身為成功的投資專家,羅傑斯若是只能提供賺錢的秘訣,就不太能令我為這本書折服。書信中讓我動心的,除了真摯的關愛之外,是他在豐富的人生歷練中孕育出來的智慧,對世界發展趨勢的不凡見解,以及對下一代要因應未來必須培養的能力所做的提醒。
基於過去二十年來、從事關懷青少年相關議題的經驗,富邦文教基金會在今年提出了青少年競爭力的的三大面向:一、豐富的語言力,二、對自我及生命的認知,三、資訊及媒體素養。縱觀羅傑斯給女兒面對未來挑戰的建議,其實也正包括了這三個重要能力的培養!說是英雄所見略同,不如說這是大勢之所趨!
羅傑斯給女兒的信,絕對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
【推薦序三】成功的人格特質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我和洪蘭教授一樣,是不買股票的人。如果我逛書店時,看到此書的書名《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肯定不會引起我的興趣。結果,我讀了它,完全是因為我相信洪教授會翻譯這本書一定有她的道理。果然,我發現這十二封信中所透露的智慧,對所有年輕人都將很有助益。
書中所闡述要認識自己,做自己,不要讓別人影響你,要專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要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學會自己做明智的判斷,不要盲從主流看法、想法等觀念,在傳統華人文化中是比較不被強調的。
尤其在認識自己、做自己方面的探索,正好與當前台灣社會鼓勵競爭、升學至上的思維相互矛盾,更容易造成價值觀的混淆。所以,這個社會上存在著許多讀錯科、選錯行的人。結果出了學校以後,對工作缺乏熱忱,名利的追求成為他們生命的目標。這些人,雖然具有經濟能力,卻無法發揮其潛在的創造力。這樣的生命,不但是個人的損失,也削弱了國家的競爭力。作者更進一步告誡他的女兒,「事先花時間盡可能的蒐集資訊,詳細研讀每個細節」,「投資和生活一樣,細節往往是成功或失敗的關鍵」,「不管它看似多麼的無關緊要,你必須搜尋、驗證每個訊息」。這種行事的態度不但是在投資時要如此,任何人,只要以這種態度專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以我最熟悉的醫療工作為例,當醫師面對病人時,他是否對醫學有高度興趣而且具備這種廣泛思考、追根究柢、不放過任何細節的態度與紀律,正是區分一位卓越或平庸醫師的癥結所在。可是,這種特質卻是目前國內醫界最缺乏的東西。我衷心地希望有志於從事醫學的年輕人也能從閱讀這本書而得到啟示。
【推薦序四】投資人生,Learning to Be Sensible!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又到了驪歌到處飄揚的日子,所有的學校包括大學、中學、小學都緊鑼密鼓的籌辦畢業典禮相關的各項活動,我教書研究所在的陽明大學也不例外,校園內外整理得煥然一新,而校舍、山道、樹林間到處是穿上學士服、碩士服或博士服的學生和他們的家人,喜氣洋洋的拿著數位相機捕捉他們四年、六年、七年、八年,甚或更久的生活記憶,我看著他們燦爛的笑容,分享他們被祝福的眼光,感受到他們青春的活力,心情也因之開朗!在這些日子裡,總覺得自己個人的一生投注教育,因為他們的成長,有了深厚的意義。
陽明大學吳校長來電邀請我在畢業典禮上,為這些即將離開校園,走進社會去就業、創業,以打造自己未來美好生活景象的同學們,說些祝福的話。那時候,我正好讀完吉姆‧羅傑斯這位國際知名的股票投資大師寫給他女兒的十二封信,將他一生創業一路走來碰碰撞撞有輸有贏所疊積的失敗與成功的經驗,以及他對未來世界深入分析之後所看出的市場趨勢,寫了下來,建議他今年三月剛出生,以及五月才滿五歲的兩個寶貝女兒,在今後成長的過程裡,如何充實自己的學養與常識,如何培養生活的態度,以及如何做一位有見識的世界公民!
對這十二封言簡意賅的「金玉良言」,我真是非常認同,所以對吳校長的邀約,一口就答應了,對台灣長大的這些正要畢業的同學們,我確實很想要他們仔細去聽聽羅傑斯如何向他的寶貝女兒喊話,因為他談的不只是要她學會精準投資股市的經驗談,更重要的是教她如何準備「投資人生」的哲學觀點!
羅傑斯的十二句箴言分別是:(1)不要讓別人影響你;(2)專注於你所愛;(3)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4)將世界納入你的眼界;(5)研讀哲學,學會思考;(6)學習歷史;(7)這是中國的世紀,去學中文!(8)真正認識自己;(9)認出改變,擁抱改變;(10)面對未來;(11)反眾道而行;(12)幸運女神只眷顧持續努力的人。這些剛好是十二封信的主題,而貫穿在這十二封愛心信函之間的娓娓細語,就是一再提醒,唯有不停的增長閱歷,才能在深思與反省之間,了解世界的變化;而對變化的不變之道,就是持續的努力去充實自己,建立自我的信心,不要盲目從眾,也不孤芳自賞。做人做事做投資,必須要遵守的一項法則就是:Learning to Be Sensible!
但是要學會做到凡事都sensible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要有豐富又自然的普通常識之外,還要有同理心,能從「對方」的角度看「我」的行為,並且也能從「第三者」的眼光去界定自我行事風格的品味。所以,大哲學家伏爾泰才會說:「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
羅傑斯這十二封信最精采的地方,還是他說話的口吻令人感動,表面上是疼愛關心寶貝女兒的未來,實際上則是苦口婆心的在告誡現今的新生代,成功沒有偶然,唯有持續的讓自己跟上世界的變化,才能培養出隨時都能看到機會,然後見機行事,準確出擊,達成目的。他舉的例子都很貼切,而且一點也不落俗套。如他為了突顯未來中國的崛起,他要女兒學中文,請了一位說華語的保母,並讓女兒選一個她自己喜歡的中文名「樂樂」(Happy);又如他對金磚四國的分析,不但看歷史,也看社會結構和外匯市場,更看交通的建設和管理,然後對未來油價調漲到從來沒能預期的高度時,有否其他替代能源?最後才下了合情合理的結論。我剛好在不久前雙腳踏過這四塊金磚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對羅傑斯的分析與結論,感到非常佩服。
我在陽明大學以及其他好幾所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都一再鼓勵學生們詳讀羅傑斯的十二封信,希望他們能從中領會,做一個現代人所必須有的眼光敏銳度和高尚的人格和品味,使他們的「人生投資」非常的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